息心静气
拼音: xí xīn jìng qì 怎么读
注音: ㄒㄧ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繁体: 息心靜氣
息心静气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平心静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平心静气”原作“平心气”。心,指心情。气,可指脾气,也可借指态度。心情能保持平和,脾气自然就会控制得当,态度也会冷静。据《韩诗外传》卷二载,孔子的高徒宓子贱接受鲁国国君的任命,到单父这个地方担任县令。在任期间,他很少外出,而且常常悠闲地弹琴自娱,但是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前任县令巫马期见了十分讶异,因为他在任时,为了治理政事,可说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日以继夜的工作。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子贱回答说:“那是因为我能任用人才,你却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广任人才,许多人一起分担工作,自然轻松悠闲得多;凭一己之力,工作全集中在一人身上,当然就会很辛苦啊!”后人评论宓子贱的作法,说他是让自己的身体闲散,但是注意力与心思却很集中,以平和冷静的心情和脾气来处理政务,其下百官自然能随之条理分明地治事。所以,做事时一昧地埋头苦干,事必躬亲,不如先做好全盘规画,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也就是像宓子贱“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如此才是使事情更有效率的方法。后来“平心静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书证】
- 01.《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大边到此,知道文案一席,赛如下了定钱了,便把马褂脱去,研得墨浓,蘸的笔饱,息心静气的写起来。”
- 02.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学者宜沈潜反复,息心静气,探讨于神味意境之间,以求换骨,不可以字句声调,袭其面目也。”
息心静气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息心静气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