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ㄨˇ

U+4E94
汉语字典

会意字

GGHG

MDM

BIX

10102

0063

4669

4E94

[1251] 横、竖、横折、横

五字概述

折叠展开

〔五〕字拼音是wǔ

〔五〕字仓颉码是MDM 五笔是GGHG 四角号码是10102 郑码是BIX 中文电码是0063 区位码是4669

〔五〕字的UNICODE是4E94。 十进制为20116,UTF-32:00004e94,UTF-8:E4 BA 94。

〔五〕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五〕字属最常用字

〔五〕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五〕字的异体字是

五的笔顺

折叠展开

五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ㄨˇ

基本解释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五,会意。从二,从乂。“”代表天地,“”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cross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数词

1.数量,数字相加的和 five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塞其五山。——唐· 李朝威《柳毅传》五战于秦。—— 宋· 苏洵《六国论》起则五六揖。——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装有五车书,比喻知识丰富,学问渊博);五方旗帜(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插上青、黄、赤、白、黑五色旗);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虫(鳞虫、羽虫、倮虫、毛虫、介虫的合称);五木(泛指古时的形具,如枷、镣、铐等);五浮(上等土壤);五细(指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五类人);五云(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五剽(白色粉状的中等土壤);五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又通“” 五,伍与五,音同义别,官府文书五作伍。——《正字通》

名词

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five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 —— 《商君书》

2.偶;相类pair; couple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 —— 《墨子》

3.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4.五行the five elements

五,五行也。 —— 《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通“”。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troops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 —— 《商君书·画策》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 —— 《吕氏春秋·必己》

6.指五帝 five emperors

五三(五帝三王)

7.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star's name

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姓。

ㄨˇ

详细解释

1.介于四与六之间的自然数。如:“三、四、五、六……。”大写作“”,阿拉伯数字作“5”。

2.姓。如汉代有五京。

ㄨˇ

详细解释

1.介于四与六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阿拉伯数字作“5”。

2.序数第五。

五哥、五月一日。

3.传统音乐中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6”。参见【工尺】。

4.姓。

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二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4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86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2頁,第2

古文: 𠄡 、 㐅

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𡘋音午。
增韻》:中數也。
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
書・武成》:列爵惟五。
詩・鄘風》:良馬五之。

又,格五。
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又,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又,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又,姓。漢五京。又,第五、五鹿,皆複姓。

注解

〔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二部

〔五〕字拼音是,独体字,五行属

〔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ǔ] ⑴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⑵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五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疑古切頁碼484頁,第1

𠄡

異體

𠄡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

鉉注臣鉉等曰:二,天地也。

㐅古文五省。

附注林義光《文源》:「五,本義為交午,假借為數名。二象橫平,㐅象相交,以二之平見㐅之交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㐅象交錯形,二謂在物之間也。當以交錯為本義。自用為數名後,經傳皆借午為之。」按:隸變作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隅古反頁碼1128頁,第2行,第1

㐅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凡五之屬,皆從五。

鍇注臣鍇曰:「交午,更用事也;二,天地也。」

反切………頁碼1128頁,第3行,第1

古文五如此。

鍇注臣鍇曰:「但象交午而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疑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50頁,第3許惟賢1282頁,第5

㐅五行也。

段注古之聖人知有水火木金土五者。而後造此字也。

从二。

段注像天地。

侌昜在天地閒交午也。

段注此謂㐅也。卽釋古文之意。水火木金土相尅相生。陰陽交午也。疑古切。五部。

凡五之屬皆从五。

古文五如此。

段注小篆益之以二耳。古文像陰陽午貫之形。《毛詩》。《七月》鳴鴂。王肅云:當爲五月。正爲古文五與七相近似。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周禮》之「午貫」當作㐅。

《周禮》「午貫」,《儀禮》「度[尺]而午」,午皆㐅之借。今所謂「十字花」,古僅作㐅字。

古文作㐅。《周禮》「午貫」=㐅貫,即十字紋也。

白话解释

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依据“二”为字根,“二”表示天地两极,“乂”代表阴气和阳气交错,“五”表示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所有与五相关的字,都采用“五”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呈縱橫交錯的虛像,金文、戰國文字、篆文之形皆承之。《說文》引古文作,亦像交錯之形。隸書二例,前例承篆文而中路交會筆畫略為彎折;後例承自篆文,而中路交會處變作右下折筆。楷書之形承之隸書後例,而中路右下折筆作平直折筆以定體。在六書中屬於指事。

五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9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238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918頁
4說文校箋第647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575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2144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57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17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05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4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621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51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4043頁【補遺】第18107頁
14通訓定聲第156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82頁【崇文】第5125頁
16說文句讀第2116頁
17說文新證第95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604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75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28頁,第2字

五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ive; surname
  2. fünf (5)​ (Num)
  3. cinq, 5

五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五(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五(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五(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五(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五(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五(甲骨文·商·历无名间) 甲骨文 历无名间

五(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五(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五(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五(金文·商·商) 金文

五(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五(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五(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五(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五(金文·春秋·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五(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五(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五(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五(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五(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五(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五(简·楚〔战国〕·秦家嘴) 楚〔战国〕 秦家嘴

五(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五(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五(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五(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五(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五(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五(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五(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五(简·楚〔战国〕·仰天湖) 楚〔战国〕 仰天湖

五(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五(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五(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五(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五(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五(简·秦·龙岗) 龙岗

五(简·秦·关沮) 关沮

五(简·秦·里耶) 里耶

五(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五(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五(石经·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五(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五(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