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七首

读史七首朗读

秦亡四海角群雄,三尺胡然起沛丰。
首录酂侯忘纪信,不诛项伯戮丁公。
亲而寡助宁非叛,国尔忘身始是忠。
尝罚於斯庸未当,终然击柱或争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读史七首译文及注释

《读史七首》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七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亡四海角群雄,
三尺胡然起沛丰。
首录酂侯忘纪信,
不诛项伯戮丁公。
亲而寡助宁非叛,
国尔忘身始是忠。
尝罚於斯庸未当,
终然击柱或争功。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读史为主题,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君主忘恩负义、将士忠诚奉献的反思和批判。诗中提到的秦亡指的是秦朝的灭亡,四海角群雄指的是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三尺胡指的是指身高三尺的赵高,他曾起兵反秦,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起沛丰描绘了叛乱之后的局势,各地群雄纷起,形成了多方势力的格局。

诗中还提到了酂侯、项伯和丁公等历史人物,他们曾经忘记了忠诚和信义,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其中酂侯忘纪信指的是秦末诸侯陆绩,他开始支持项羽,但最后出卖了项羽,背弃了自己的约定。不诛项伯戮丁公则指的是刘邦在刘邦攻下项羽后,没有杀掉项羽,而是将其囚禁并且残忍对待。这些人物的背叛和身份的丧失,呈现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诸侯或者将领们在受到惩罚之后,会或者与君主争功,或者发起叛乱。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身份地位失落者对权力渴望和争夺的揭示。

赏析:
《读史七首》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揭示,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背叛和忘恩负义,以及他们对权力的渴望和争斗。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通过揭示历史人物的背叛和忠诚,诗歌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忠诚和背叛的矛盾。全诗行文简练,意境深远,文字流转自如,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奈。同时,该诗也提醒读者要珍惜忠诚和信义,不忘初心,不追求权力和功名,以免陷入背叛和苦难之中。

读史七首读音参考

dú shǐ qī shǒu
读史七首

qín wáng sì hǎi jiǎo qún xióng, sān chǐ hú rán qǐ pèi fēng.
秦亡四海角群雄,三尺胡然起沛丰。
shǒu lù cuó hóu wàng jì xìn, bù zhū xiàng bó lù dīng gōng.
首录酂侯忘纪信,不诛项伯戮丁公。
qīn ér guǎ zhù níng fēi pàn, guó ěr wàng shēn shǐ shì zhōng.
亲而寡助宁非叛,国尔忘身始是忠。
cháng fá yú sī yōng wèi dāng, zhōng rán jī zhù huò zhēng gōng.
尝罚於斯庸未当,终然击柱或争功。

于石诗文推荐

屋上青山屋下云,清泉为镜石为屏。客来问我谋生计,一卷家传相鹤经。

东篱有佳菊,埋没野草傍。草蔓日以滋,菊苗日以荒。生意几欲息,菊短草何长。深秋严霜下,百草不复芳。采采东篱花,澹然发幽香。万物各有时,盛衰固其常。荣华不...

谁欤变幻旧乾坤,剪水仙人手段新。银屋万家成骤富,青山半点不藏春。西园太尉方交贺,北海中郎岂愿臣。把酒孤吟元不俗,何须夜访剡溪人。

君心如柳枝,春尽絮狂飞。妾心如古木,不受春风吹。古木宁槁死,可伐不可移。风絮飞不已,飘零将安归。

偶种阶前竹数根,引风招月伴清樽。春来为爱临阶竹,今日翻嫌竹碍门。

天地混一色,楼高试卷帘。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

长剑不入英雄手,劲气摩空拂牛斗。埋光铲采今几年,匣中忽作蛟龙吼。古琴不入时人耳,断弦挂壁尘埃久。桐尾半作爨下焦,高山流水今安有。自笑长不满七尺,役役徒...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