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颈赤
拼音: miàn hóng jǐng chì 怎么读
注音: ㄇㄧㄢˋ ㄏㄨㄥˊ ㄐㄧㄥˇ ㄔˋ
繁体: 面紅頸赤
面红颈赤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面红耳赤”。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用法:作状语、定语;用于激动、发怒。
面红颈赤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面红耳赤”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子文为春秋楚国人,在楚成王时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间,勤于国政,秉公执法,从不以权谋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间,曾经三次被免职,又三次复职,但他无论是免职或复位,都不会表现出喜悦或怨恨的样子,而且每一次办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巨细靡遗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称赞他是个忠于职守的人。宋代朱熹论及此事,感慨地说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面赤。”就是说现在的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可以争得满脸通红,与子文不愠不火的修养比起来,就显得差多了。这里朱子以“头红面赤”形容人们为争夺事物,又急又怒,满脸通红的样子,后来“面红耳赤”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因紧张、焦急、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
【书证】
- 01.《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面红颈赤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面红颈赤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