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ㄧˋ
繁体: 不寒而慄
不寒而栗的意思
寒:寒冷;栗:发抖。
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想到、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
例子: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正音:“而”,读作“ér”,不能读作“ěr”。
辨析:“不寒而栗”和“毛骨悚然”;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义重;并可形容非常冷;“不寒而栗”不能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
歇后语: 1. 夏天发抖 —— 不寒而栗
2. 六月天全身发抖 —— 不寒而栗
谜语: 1. 热身战 (谜底:不寒而栗)
2. 六月打颤 (谜底:不寒而栗)
故事: 西汉汉武帝时酷吏义纵,在任定襄太守时,将狱中重刑犯120多人全部判死刑,罪犯家属买通狱卒探监,结果也都全被判死刑,一天就处死400多人,一时引起很大的震动,人们纷纷感到非常恐怖寒栗,担心有一天会被义纵杀掉。
不寒而栗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不寒而栗”。见“不寒而栗”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不寒而栗”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不寒而栗”原作“不寒而栗”。据《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义纵》载,义纵是西汉武帝时的一个官吏,他执法严厉,杀人无数,被司马迁列为“酷吏”。义纵的姊姊是个医生,她治好了太后的病,得到太后的宠幸,义纵也从此踏上仕途。因为义纵执法不讲情面,替朝廷铲除了不少地方势力,所以获得赏识,官运一帆风顺。义纵担任南阳太守时,都尉宁成掌握关税大权,所以为所欲为,没人敢得罪他。义纵知道宁成的恶行后,就决定从此人开始好好整治南阳。宁成也知道义纵的手段强硬,不想得罪他,于是在义纵上任之时,带领众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义纵知道宁成只是想要拉拢自己,就对他不理不睬。上任之后,义纵著手收集宁成犯罪的证据,逮捕宁成,将他家的人全部杀掉,财产也充公,致使当地的两大富豪孔氏和暴氏,害怕自己的罪行也被义纵揭发,吓得搬离了南阳。后来义纵又升为定襄太守。该地治安不好,所以义纵一到定襄,先将牢中两百多名囚犯改判死刑,又将曾前往探监的亲友也抓起来,说这些人企图为犯人开脱,全部处死,一天之内就处死了四百多人。定襄的人民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即使天气并不冷,竟都害怕得发抖起来。后来“不寒而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内心恐惧极至。
【书证】
- 01.《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义纵》:“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源)
- 02.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四:“人而有知也,升是堂者,将见其不溯而僾,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的翻译
- tremble with fear
- 恐(おそ)ろしくて艖(み) の毛(け)がよだつ,思わずぞっとする
- морóз продирáет по кóже
- frissoner sans avoir froid(trembler de crainte,de peur,d'eff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