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
拼音: wén guò shì fēi 怎么读
注音: ㄨㄣˊ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
繁体: 文過飾非
文过饰非的意思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
出处:唐・刘知幾《史通・惑经》:“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委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 硬吞香蕉皮》)
正音:“饰”,读作“shì”,不能读作“sì”。
辨析:“文过饰非”和“讳疾忌医”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的意思。但“文过饰非”侧重于“文”、“饰”;指用各种理由、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而“讳疾忌医”侧重于“忌医”;比喻怕人批评;不肯接受帮助。
谜语: 1. 草稿 (谜底:文过饰非)
2. 章草 (谜底:文过饰非)
文过饰非的详细解释
【释义】
“文过”,掩饰过失。语本《论语・子张》。“饰非”,遮掩过错。语出《庄子・盗跖》。“文过饰非”指掩饰过失、错误。△“讳疾忌医”
【典源】
“文过”:《论语・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1]。”
注解
[1]文:音wèn,掩饰。
“饰非”:《庄子・盗跖》
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1]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2],辩足以[3]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典故】
“文过饰非”系由“文过”和“饰非”二语组合而成。 “文过”是出自《论语・子张》。卜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根据《论语》的记载,他曾经说过:“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错,不但不知道改进,还会企图掩饰他的过失。”“饰非”则是出自《庄子・盗跖》。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有一天孔子跟他说:“当父亲的必定会告诫自己的孩子,身为兄长的也一定会教导自己的弟弟,引导他们走向正途。假如这些都做不到,那么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了。今天,你是有才德的人,弟弟盗跖却是个为害天下的大盗,不能教导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愿替你当说客去劝劝他。”柳下季就回答说:“当为人晚辈不听父兄的劝戒时,即使像先生您这么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样呢!况且盗跖的为人,思想灵敏犹如喷涌的泉水,情绪变化起伏就像骤起的狂风,飘忽不定,力量强大可以抵抗敌人的攻击,口齿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过失,顺他的心意就高兴,不顺心就生气,而且容易用话来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文过饰非”这句成语,用来指掩饰过失、错误。
【书证】
- 01.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四・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 02.《宋史・卷三二一・刘述列传》:“去年因许遵文过饰非,妄议自首按问之法,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
- 03.《明史・卷二三四・卢洪春列传》:“较夫挟数用术,文过饰非,几以聋瞽天下之耳目者,相去何如哉!”
- 04.《清史稿・卷三七八・陈庆镛列传》:“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岂肯回护?”
- 05.《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只是起先不与他推情细断,据了自己偏心,后来又不肯认错,文过饰非,几致绝了人家宗祀。”
【用法】
语义掩饰过失、错误。
类别用在“拒谏掩过”的表述上。
例句
①老爱文过饰非的人,渐渐会失掉真实自我。
②我们做错事要勇敢地承认,不应该文过饰非。
③有时积小错会酿大祸,所以文过饰非的行为不可轻饶。
④做个光明磊落的人,既不居功自傲,也绝不文过饰非。
⑤这篇社论有点在替报社文过饰非的味道,让人读了有些不快。
⑥你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你。
【辨识】
同义“文过饰非”及“讳疾忌医”都有明知有错却不愿改正的意思。
异义“文过饰非”侧重于以各种理由来掩饰错误;“讳疾忌医”侧重于不承认错误。
例句
文过饰非 | 讳疾忌医 | 例句 |
---|---|---|
✅ | ❌ | 你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 |
❌ | ✅ | 既然已经知道技术有缺失,就要立即改善,假如讳疾忌医,只会把问题变得更严重。 |
文过饰非的翻译
- paper over one's errors
- あやまちや過失(かしつ)をひた隠しにする
- замáзывать ошибки и опрáвдывать упущения
- pallier ses fautes(dissimuler les erre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