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
拼音: chuī máo qiú cī 怎么读
注音: ㄔㄨㄟ ㄇㄠˊ ㄑㄧㄡˊ ㄘ
吹毛求疵的意思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例子: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正音:“疵”,读作“cī”,不能读作“pì”、“cǐ”。
辨析:“吹毛求疵”和“求全责备”;都有“对人对事十分苛求”的意思。“吹毛求疵”是不怀好意;是故意挑剔;“求全责备”的动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它要求的是完美无缺。
歇后语: 1. 头发里找粉刺 —— 吹毛求疵
2. 地毯上找针 —— 吹毛求疵
谜语: 头发里找粉刺 (谜底: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的详细解释
【释义】
吹开细毛,仔细寻找皮上的小毛病。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语本《韩非子・大体》。△“求全责备”
【典源】
#《韩非子・大体》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1],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2];不[3]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4],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法术:战国时代法家所谓“法”与“术”的合称,亦可统指法家的学术。法,指国家规定赏罚的律令。术,指君王统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权衡:称量轻重的工具。比喻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权,秤锤。衡,秤杆。
[3]逆:违背、不顺从。
[4]疵:毛病、缺点。
[5]洗垢察难知:洗净污垢后,再细察难知的痕迹。义犹“吹毛求疵”、“洗垢求瘢”。
参考
另可参考:《慎子》逸文
【典故】
韩非,战国时韩国的宗室公子,是当时先秦诸子学派里,一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君王治理国家须结合法、术、势三者。《韩非子・大体》指出识大体的人,不会让自己的一点小聪明迷惑己心,也不会以一己的私利追求而操心劳神。韩非认为法治精神是重要的,他认为古时能执守大体的君王,用严明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用分明的赏罚来奖善惩恶,用客观的标准来评量事物的轻重大小;不违反天理,不伤害人性;也不在细微的地方刻意寻找缺点和毛病。后来原文中“吹毛而求小疵”,演变成“吹毛求疵”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
【书证】
- 01.《韩非子・大体》:“古之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源)
- 02.《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
- 03.《水浒传》第四七回:“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拏那厮。”
【用法】
语义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贬义。
类别用在“苛薄挑剔”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个人事事吹毛求疵,很难相处。
②有些人尽在细节上面吹毛求疵,令人生厌。
③老板说︰“负责品管的人就是要吹毛求疵。”
④老王对人就是喜欢吹毛求疵,所以没什么朋友。
⑤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吹毛求疵了。
⑥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如不吹毛求疵,应该算及格。
⑦夫妻相处得相互包容,若总是彼此吹毛求疵,必难融洽。
⑧我们公司非常严格,对任何流程的监控都近乎吹毛求疵。
⑨这是间无尘室,所以对任何进出人员的清洁检查,不得不吹毛求疵。
【辨识】
同义“吹毛求疵”及“求全责备”都有刻意要求完美的意思。
异义“吹毛求疵”含有故意挑剔小毛病之意;“求全责备”仅表示所求务必达到完全无缺。
例句
吹毛求疵 | 求全责备 | 例句 |
---|---|---|
✅ | ❌ | 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吹毛求疵了。 |
❌ | ✅ | 像你这样求全责备的作法,不但无法教好学生,反而会使他们失去自信。 |
吹毛求疵的翻译
- criticize unfairly
- 毛(け)を吹いて疵(きず)を求(もと)める,強(し)いてあらを探(さが)す
- придирáться к пустякáм
- éplucher(épilog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