𨝸
字义 反馈

𨝸

复制

tán ㄊㄢˊ

U+28778
汉语字典

12画

SJBH

MJNL

FJEY

28778

[12522125111252]

𨝸字概述

折叠展开

〔𨝸〕字拼音是tán

〔𨝸〕字仓颉码是MJNL 五笔是SJBH 郑码是FJEY

〔𨝸〕字的UNICODE是28778。 十进制为165752,UTF-32:00028778,UTF-8:F0 A8 9D B8。

〔𨝸〕字的异体字是

𨝸的意思

折叠展开

𨝸

详细解释

拼音tán。古国名。

𨝸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8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278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1264頁,第20

唐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𡘋音覃。
說文》:國也。齊桓公所滅。

又,通作譚。
詩・衞風》:譚公維私。
春秋・莊十年》:譚子奔莒。

注解

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𨝸〕字拼音是t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覃、⻏

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𨝸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徒含切頁碼211頁,第24

𨟩

異體𨟬𨟣𨝸

𨟩國也。齊桓公之所滅。从邑𪉷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說文注義》有譚長,疑後人傳寫之誤。

附注段玉裁注:「《詩》、《春秋》、《公》、《穀》皆作『譚』……『𨝸』、『譚』古今字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杜檐反頁碼545頁,第3行,第1

𨟩國也,齊桓公之所滅。從邑覃聲。

鍇注臣鍇按:杜預曰:「東海褰冥是也。子爵,魯莊十年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徒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194頁,第1許惟賢524頁,第3

𨟩國也。齊桓公之所滅。

段注《衞風》曰:譚公維私。《小雅》曰: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讒。譚大夫作《大東》以告病。《左傳》莊十年曰: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濟南府府東南七十里有故譚城。在二志濟南郡之東平陵縣。東平陵故城在今濟南府府東七十五里。

从邑。𪉲聲。

段注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詩,《春秋》,公,穀皆作譚。許書又無譚字。葢許所據從邑。《齊世家》譌作郯。可證司馬所據正作𨝸𨝸譚古今字也。許書有譚長。不以古字廢今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姓談當從此。

譚字《說文》無,𨝸姓。談話。

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8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53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15頁
4說文校箋第269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259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93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1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4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8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65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267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16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718頁【補遺】第17000頁
14通訓定聲第40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68頁【崇文】第2269頁
16說文句讀第865頁
17章授筆記第279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54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45頁,第8字

𨝸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