𧬊的意思
𧬊
1xìㄒㄧˋ基本解释
①悲声。《廣韻•齊韻》:“𧬊,悲聲。”
②声振。《玉篇•言部》:“𧬊,聲振也。”
③呻。《玉篇•言部》:“𧬊,呻也。”
④善。卷子本《玉篇•言部》:“𧬊,《字書》一曰善。”
𧬊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19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80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55頁,第16字
音《唐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𡘋音西。
《說文》:悲聲也。
《玉篇》:振也、呷也。
例又,《類篇》:善也。
音又,《玉篇》: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𡘋音斯──諒也。
例又,聲之散也。
例《說文》本作𧪷。
《集韻》:亦書作𧬜。
《正字通》與嘶通。
注解
〔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ì、s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斯、言。
〔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ì] ⑴ 悲声。《廣韻•齊韻》:“𧬊,悲聲。”⑵ 声振。《玉篇•言部》:“𧬊,聲振也。”⑶ 呻。《玉篇•言部》:“𧬊,呻也。”⑷ 善。卷子本《玉篇•言部》:“𧬊,《字書》一曰善。”㈡ [sī] ⑴ 谅。《玉篇•言部》:“𧬊,諒也。”⑵ 同“嘶”。声音沙哑。《正字通•言部》:“𧬊,與嘶通。”
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先稽切頁碼第76頁,第18字續丁孫
𧪷
異體𧬊、𧬜
悲聲也。从言,斯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散低反頁碼第214頁,第6行,第1字述
悲聲也。從言,斯省聲。
鍇注臣鍇曰:「今謂馬悲鳴爲嘶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先稽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402頁,第1字許惟賢第181頁,第8字
悲聲也。
段注斯,析也。澌,水索也。凡同聲多同義。鍇曰:今謂馬悲鳴爲嘶。
从言。斯省聲。
段注先稽切十六部。按《釋詁》鮮善也。《釋文》曰:本或作𧬊。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悲聲,聲破。《王莽[傳]》「大聲而嘶」。聲破曰嘶,今曰沙。《周禮》:「鳥皫色而沙鳴」,注:「沙,嘶也。」
悲聲,聲破也。《漢書•王莽傳》「大聲而嘶」,嘶即𧪷也。今俗有「沙喉嚨」之語,亦即𧪷字。《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注:「沙,嘶也。」(𧪷十六,沙十七)。
悲聲,又聲破也。《漢書•王莽傳》「大聲而嘶」,即今發散聲謂之沙之沙字。《周禮》「鳥皫色而沙鳴」,注:「沙,嘶也」。
𧬊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52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18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7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06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98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50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613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41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520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63頁,第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06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8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145頁【補遺】第1645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49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18頁【崇文】第86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02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15頁,第3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120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73頁,第7字 |
𧬊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