郣
笔顺 反馈

复制

ㄅㄛˊ

U+90E3
汉语字典

7画

FPBB

JDNL

EDYY

47427

90E3

[124552152] 横、竖、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郣字概述

折叠展开

〔郣〕字拼音是bó

〔郣〕字仓颉码是JDNL 五笔是FPBB 四角号码是47427 郑码是EDYY

〔郣〕字的UNICODE是90E3。 十进制为37091,UTF-32:000090e3,UTF-8:E9 83 A3。

〔郣〕字的异体字是

郣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ㄛˊ

基本解释

〔~海〕中国汉代郡名。亦作“渤海”。

平地上隆起的部分。

郣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6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272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258頁,第23

唐韻》:蒲没切;《集韻》:薄没切,𡘋音勃。
說文》:郣海,地名。

又,地之起者曰郣。

又,《正字通》:通作渤。渤澥,海名。
前漢・武帝紀》作㪍海,〈封禪書〉作㴾海,〈揚雄傳〉作勃解,皆轉寫之譌耳。

又,叶皮列切,音別。鮑昭〈樂府〉:築山擬蓬壷,穿池類溟郣;選色徧齊代,徵聲匝邛越。

注解

〔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郣〕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孛、⻏

〔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ó] ⑴ 〔~海〕中国汉代郡名。亦作“渤海”。⑵ 平地上隆起的部分。

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郣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蒲沒切頁碼211頁,第23

郣郣海地。从邑孛聲。一曰地之起者曰郣。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渤,非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步勿反頁碼545頁,第2行,第1

郣郣地。從邑孛聲。一曰:地之起者曰郣。

鍇注臣鍇曰:「疑勃海近此字,又《周禮》:『土有勃壌。』當作此,假借勃字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𣳚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93頁,第1許惟賢524頁,第2

郣郣地。

段注此從鍇本。鉉作郣海地。非是。郣是複舉字之未刪者。地謂有地名郣也。今其地未聞。葢《春秋》時齊地也。若漢二志之勃海郡。今直隷河閒,天津二府地。其謂之勃海者。師古曰:在勃海之濵。因以爲名也。《水部》澥下曰:勃澥,海之別也。《漢書・子虚賦・音義》曰:勃澥。海別枝也。勃澥,《史記・河渠書》謂之勃海。今靜海縣之海與山東遼東接境者,卽勃澥。司馬相如賦所以自琅邪觀成山。射之罘而浮勃澥。始皇所以竝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而南登琅邪也。齊《都賦》注曰:海旁曰勃。𣃔水曰澥。勃與郣似可通。然勃海郡,勃澥,字皆不作郣。假令勃海郡字可作郣。則許當云郣海郡也。而不曰地。

从邑。孛聲。

段注𣳚。十五部。

一曰地之起者曰郣。

段注《周禮・草人》。勃壤用狐。鄭云:勃壤,粉解者。《廣雅》。𡋯,塵也。今俗謂粉之細者曰勃。皆卽郣字。地之起者謂虛脆。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郣海俗作渤,非。

郣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8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3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15頁
4說文校箋第269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259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93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61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47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7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6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267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216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716頁【補遺】第16999頁
14通訓定聲第272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68頁【崇文】第2269頁
16說文句讀第865頁
17章授筆記第27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5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45頁,第7字

郣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郣(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