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é ㄒㄧㄝˊ

U+80C1
汉语字典

4画

形声字

ELWY 86 、 EEWY 98

BKSC

QYO

74230

5178

4818

80C1

[35115344] 撇、横折钩、横、横、横折钩、撇、点、点

胁字概述

折叠展开

〔胁〕字拼音是xié

〔胁〕字仓颉码是BKSC 五笔是ELWY 86 、 EEWY 98 四角号码是74230 郑码是QYO 中文电码是5178 区位码是4818

〔胁〕字的UNICODE是80C1。 十进制为32961,UTF-32:000080c1,UTF-8:E8 83 81。

〔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胁〕字的异体字是

胁的笔顺

折叠展开

胁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éㄒㄧㄝˊ

基本解释

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下。

逼迫恐吓。~迫。威~。裹~。~持。~从。

收敛。~肩谄笑(收缩肩膀,强为媚悦之颜,形容谄媚人的丑态)。~肩低眉(低三下四的样子)。~肩累( lěi )足(形容恐惧。“累足”,小步快走)。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肉(月),劦( xié )声。本义: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

2.同本义the upper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human body

胁,两膀也。 —— 《说文》。按,腋下之名也。其骨谓之肋,牲体则谓之拍。两胁里急。 —— 《素问·至真要大论》兵尚胁盾。 —— 《管子·版法》。注:“盾或著之于胁,固曰胁盾。”脊胁肺肩在上。 —— 《仪礼》右胁夹大铁椎。 —— 明· 魏禧《大铁椎传》越天都之胁。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胁胑(由腋下到腰以上的部位);胁窝里(比喻两侧);胁不沾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胁骨(肋骨);胁衣(女人的内衣。或称“”);胁肢(胁和臂之间的部位);胁盾(盾的或称)

3.肋骨rib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注:“骈胁,合干也。”

4.旁边,边侧side

旁著岸胁,去地二百余丈,民俗名曰石鼓。 —— 《汉书》

胁士(佛教语。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

动词

1.挟持coerce

是谓胁君。 —— 《礼记·礼运》乃胁栾中行。 —— 《国语·晋语》。注:“劫也。”

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胁君(胁持国君;被胁持的国君);胁权(挟权。假用君上权名胁迫别人)

2.威逼,用威力促使force

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 —— 《左传·庄公八年》使使胁求君主。 —— 《汉书·常惠传》。注:“谓以威迫之也。”淫而相胁。 —— 《淮南子·本经》武终不可胁。 —— 明· 魏禧《大铁椎传》胁服夺其官。 ——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胁污(被胁迫而致玷污);胁劫(威胁而劫持之);胁和(迫使讲和);胁服(迫使服从);胁降(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3.通“”( xī )。收缩 contract; shrink?

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 —— 《汉书·王莽传中》

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胁肩低眉(胁肩低首。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立正。形容极为恐惧)

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5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982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948頁,第3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𡘋音熁。
說文》:兩膀也。
玉篇》:身左右兩膀。
廣韻》:胷脅。
增韻》:腋下也。
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註〕:拍爲膊,謂脅也。〈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爲代脅,中爲長脅,後爲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
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又,〈泰誓〉:脅權相滅。〔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
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註〕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註〕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註〕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又,《廣韻》:許欠切;《集韻》:虛欠切,𡘋音搚──妨也。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脅肩,竦體也。或書作脇。

注解

〔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脅〕字拼音是xié,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劦、⺼

〔脅〕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肉( 月 ),劦( xié )聲。本义是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

〔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é] ⑴ 從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分。《説文•肉部》:“脅,兩𦜶也。”《釋名•釋形體》:“脅,挾也,在兩旁臂所挾也。”⑵ 肋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⑶ 旁邊;邊側。《釋名•釋車》;“脅驅,在服馬外脅也。”《廣雅•釋詁四》:“脅,方也。”⑷ 馬鞅。《廣雅•釋器》:“馬鞅謂之脅。”⑸ 逼迫,威嚇。《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公欲從之,衆從者脅公不得歸。”⑹ 責求。《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⑺ 恐懼。《廣雅•釋詁二》:“脅,懼也。” [xiàn] ⑴ 妨。《廣韻•釀韻》:“脅,妨也。” [xī] ⑴ 通“翕”。斂縮。《集韻•緝韻》:“脅,脅肩,竦體也。”

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胁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虛業切頁碼130頁,第7

異體

脅兩膀也。从𠕎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虚業反頁碼335頁,第6行,第3

脅兩膀也。從肉劦聲。

鍇注臣鍇按:晉文公駢脅,謂脅骨連若版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虛業切古音第八部頁碼674頁,第1許惟賢300頁,第8

脅兩膀也。

段注《廣雅》曰:膀胠胉脅也。按許無胉字。胠下云亦下者,析言之。不與《廣雅》同也。膀言其前。胠言旁迫於肱者。又按《周禮》豚脅謂之豚拍。《儀禮》牲體脅謂之兩胉。注曰:今文胉爲迫。許《此部》前後皆無胉字。是則鄭從古文胉。許從今文迫也。膀亦假旁爲之。《考工記》旁鳴,蜩屬是。

从肉。劦聲。

段注虛業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兩膀。引申為迫脅。

兩膀也。引申為迫脅。手抓腰則脅(?)。

白话解释

胁,两膀,即两腋下肋骨覆盖的部分。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劦”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肉、劦(ㄒㄧㄝˊ xié)聲。從「肉」,指與人有關;「劦」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脅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8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34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268頁
4說文校箋第170頁,第19字
5說文考正第162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57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00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3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4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03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167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30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483頁【補遺】第16672頁
14通訓定聲第57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43頁【崇文】第1369頁
16說文句讀第502頁
17章授筆記第178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2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26頁,第13字

胁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bs, armpits; flank; threaten
  2. androhen, bedrohen
  3. flanc, menacer, forcer

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胁(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