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éng ㄕㄥˊ

U+7E69
汉语字典

12画

XMGV 86 、 XXG 98

VFRXU

ZWX

27917

7E69

[554444251125121151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弯钩、横、竖折/竖弯、横

繩字概述

折叠展开

〔繩〕字拼音是shéng

〔繩〕字仓颉码是VFRXU 五笔是XMGV 86 、 XXG 98 四角号码是27917 郑码是ZWX

〔繩〕字的UNICODE是7E69。 十进制为32361,UTF-32:00007e69,UTF-8:E7 B9 A9。

〔繩〕字的异体字是

繩的笔顺

折叠展开

繩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éngㄕㄥˊ

基本解释

见“”。

详细解释

1.用两股以上的麻、丝、草或尼龙丝、金属丝绞揉成的长条物。

麻绳、草绳、尼龙绳。

2.绳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3.规矩、准则。

《淮南子•天文》:“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准绳。

4.姓。如明代有绳服。

1.约束、制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绳之以法。

2.纠正。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今执必公之理,以绳不公之情。”

3.衡量。

《礼记•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汉•郑玄•注:“绳,犹度也。”唐•孔颖达•正义:“绳是量度之物,经云以绳德厚谓度量之以道德仁厚。”

4.继承。

《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shéngㄕㄥˊ

详细解释

1.绳子,两股以上的丝、线等拧成的条状物。

绳索、结绳而治、绳捆索绑。

2.〈书〉木工用的墨线。比喻法度或规矩。

绳墨、木直中(ㄓㄨㄥˋ zhòng)绳、准绳、进退中(ㄓㄨㄥˋ zhòng)绳。

3.〈书〉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重法绳之。

4.姓。

shéngㄕㄥˊ

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5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940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903頁,第1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𡘋音乗。
說文》:索也。
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
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
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又,〈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
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
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
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𡽪也。

又,《韻補》叶乗融切。𨻰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䋲。

注解

〔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繩〕字拼音是shé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黽

〔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éng] ⑴ 见“绳”。

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繩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食陵切頁碼437頁,第11

繩索也。从糸,蠅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食陵切頁碼1036頁,第4行,第1

繩索也。從糸,蠅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食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626頁,第3許惟賢1143頁,第1

繩索也。

段注索下云:繩也。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也。故从𡵬糸。繩可以縣,可以束,可以爲閑。故《釋訓》曰:兢兢,繩繩,戒也。《周南》傳曰:繩繩,戒愼也。

从糸。蠅省聲。

段注食陵切。蠅字入《黽部》者,謂其虫大腹如黽類也。故蠅以黽會意。不以黽形聲。繩爲蠅省聲。故同在古音弟六部。黽則古音如芒。在弟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繩繩」訓戒,其正字尚未察得。

白话解释

绳,麻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省略了“虫”的“蠅”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像糸,右像黽。篆文從糸、蠅省聲。從「糸」,指絲索;「蠅」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4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110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827頁
4說文校箋第580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18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191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22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44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6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4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555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457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744頁【補遺】第17919頁
14通訓定聲第284頁,第2字
15通訓定聲第284頁,第3字
16通訓定聲第285頁,第1字
17說文義證第1137頁【崇文】第4545頁
18說文句讀第1891頁
19章授筆記第548頁,第3字
20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22頁,第2字
21古字釋要第1210頁,第10字

繩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ope, string, cord; measure, restrain
  2. Seil
  3. corde, ficelle, redresser, corriger, réprimander

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繩(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繩(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繩(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繩(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繩(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繩(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繩(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