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ㄧˋ zhài ㄓㄞˋ

U+796D
汉语字典

6画

会意字

WFIU

BOMMF

RSBK

27901

4385

2832

796D

[35445411234] 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祭字概述

折叠展开

〔祭〕字拼音是jì,zhài

〔祭〕字仓颉码是BOMMF 五笔是WFIU 四角号码是27901 郑码是RSBK 中文电码是4385 区位码是2832

〔祭〕字的UNICODE是796D。 十进制为31085,UTF-32:0000796d,UTF-8:E7 A5 AD。

〔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次常用字

〔祭〕字的异体字是

祭的笔顺

折叠展开

祭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ˋ

基本解释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2.同本义obit; offer a sacrifice

祭,祀也。 —— 《说文》祭之为言索也。 —— 《说苑·权谋》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 《谷梁传·成公十七年》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 —— 《公羊传·桓公八年》注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 《礼记·祭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 《论语·乡党》以灵鼓鼓社祭。 —— 《周礼·地官》

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

3.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wield

祭起一件法宝来

4.另见 zhài。

2zhàiㄓㄞˋ

基本解释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姓。

2.另见 jì。

1ㄐㄧˋ

详细解释

1.拜鬼神。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

2.对死者致敬追思。

唐•张籍〈没蕃故人〉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祭吊。

3.念咒以施用法宝,常用于古小说中。

《封神演义•第五四回》:“不防土行孙祭起捆仙绳,一声响,把哪吒平空拿了去。”

祭奠的仪式。

家祭、公祭。

2zhàiㄓㄞˋ

详细解释

姓。如汉代有祭遵。

1ㄐㄧˋ

详细解释

1.拜鬼神、祖先。

祭祀、祭祖、祭奠。

2.祭奠的仪式。

家祭、公祭、春祭。

3.(古代神怪小说)指用咒语施放(法宝);施行。

且说魔家兄弟四人祭起各样异宝、祭出铁腕。

2zhàiㄓㄞˋ

详细解释

姓。

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18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4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803頁,第20

唐韻》、《集韻》、《韻會𡘋子例切,音霽。
說文》:祭祀也。从示,右手持肉

又,《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又,《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

又,《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𡘋音債──周大夫邑名。

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爲氏。

注解

〔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示部

〔祭〕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ì、zhà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示,五行属

〔祭〕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 手 );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是祭祀。

〔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⑵ 供奉鬼神或祖先⑶ 使用(法宝) [zhài] ⑴ 姓。

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祭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子例切頁碼3頁,第15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附注段玉裁注:「此合三字會意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子例反頁碼31頁,第4行,第1

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子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頁,第5許惟賢5頁,第6

祭祭祀也。

段注統言則祭祀不別也。

从示。㠯手持肉。

段注此合三字會意也。子例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祭,祭祀。字形采用“示”作边旁,表示用手抓着肉献祭。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又、從肉,綴以數點肉汁下滴之形。從又,表示以手持物之義;從帶肉汁下滴之祭肉,指祭祀供品,會合手持祭肉,致祭先祖,祈求庇佑賜福的意思,六書屬於異文會意;後來為突顯祭祀之義,增添形符「示」,成為從示、(祭)聲的形聲兼會意字。金文繼承這種後期構形,又因「又」、「攴」都與「手」的意思相關,有些金文和簡牘文字,用「攴」替換所從「又」旁,篆文、隸書、楷書則從金文構形。《說文‧示部》:「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本義為祭祀,從示、從又、從肉。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7頁
4說文校箋第3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頁,第18字
12說文注箋第3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65頁【補遺】第16152頁【補編】第14870頁
14通訓定聲第267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頁【崇文】第33頁
16說文句讀第9頁
17章授筆記第4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12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7頁,第2字

祭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crifice to, worship
  2. opfern, gedenken , zu etw. greifen, zu etw. Zuflucht nehmen (V)​, Ji (Eig, Fam)
  3. faire un sacrifice, (nom de famille)​

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祭(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祭(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祭(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祭(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祭(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祭(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祭(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祭(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祭(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祭(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祭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