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画
形声字
TMGT
HOUUK HOUNK
OIQM
28240
1792
4602
5FAE
[3322521353134] 撇、撇、竖、竖、竖折/竖弯、竖、横、撇、横折提、撇、横、撇、捺
微字概述
〔微〕字拼音是wēi
〔微〕字仓颉码是HOUUK HOUNK 五笔是TMGT 四角号码是28240 郑码是OIQM 中文电码是1792 区位码是4602。
〔微〕字的UNICODE是5FAE。 十进制为24494,UTF-32:00005fae,UTF-8:E5 BE AE。
〔微〕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级汉字。
〔微〕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常用字。
〔微〕字的异体字是 㣲
微的笔顺
微的意思
微
wēiㄨㄟ基本解释
①小,细小。细~。轻~。~小。~型。~观。~雕。~积分。~电脑。~量元素。谨小慎~。~乎其~。
②少;稍。稍~。~笑。~调( tiáo )。
③衰落;低下。卑~。~贱。
④精深;精妙。~妙。精~。~言大义。
⑤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
⑥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
⑦暗中察访。~行。
⑧无,非:“~斯人,吾谁与归”。
⑨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彳( chì );𢼸( wēi )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2.同本义walk clandestinely。
微,隐行也。 —— 《说文》崔杼微逆光。 —— 《左传·襄公十九年》
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
3.藏匿,隐蔽hide。
其徒微之。 —— 《左传·哀公十六年》微而臧。 —— 《礼记·学记》
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
4.伺察,侦察 spy。
微捕(伺察捕获)
5.衰微,衰落decline。
固以微矣。 —— 宋· 苏轼《教战守》
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
6.无,没有 have not。
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
7.非,不是no, not。
虽微晋而已。 —— 《礼记·檀弓下》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 《诗·邶风·柏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左传·僖公三十年》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 舜汤。 —— 《吕氏春秋·离俗》
微与(不应该这样);微独(不单是,不仅仅)
形容词
1.微小;轻微minute; tiny。
微,小也。 —— 《广雅·释诂二》叶公子高微小短瘠。 —— 《荀子·非相》。注:“微,细也”。名微而众寡。 —— 《三国志·诸葛亮传》微风鼓浪。 —— 宋· 苏轼《石钟山记》微波入焉。岭峤微草。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微蔑(指极微小的东西);微仪(谦辞。微不足道的礼物);微忱(一点儿诚意;些须诚心);微词(隐约的讥喻);微力(微小的力量);微功(细小的功劳)
2.卑贱humble。
虞舜侧微。 —— 《书·序》刍荛之微。 —— 清· 刘开《问说》
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微介(卑贱而耿直);微名(微贱之名);微门(卑微的门第)
3.不明;昏暗 dim。
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微眇(眼瞎);微灯(暗淡的灯光)
4.日月亏缺的wane。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 《诗·邶风·柏舟》
5.精妙elegant; exquisite。
口多微辞。 —— 《登徒子·好色赋》诸侯有能微妙以节。 —— 《荀子·议兵》其辞微。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秘密,偷偷clandestinely。
微视其睡。 ——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于此微缺。 —— 清· 袁枚《祭妹文》微闻有鼠。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微伺(暗中伺察);微攻(暗中侵害);微逆(暗中迎回);微知(暗中探悉);微随(暗中跟随);微察(暗中侦察 );微谋(密谋);微讽(暗中讽喻);微验(暗中侦察);微扣(暗中询问)
2.稍微,稍稍slightly。
但微颔之。 —— 宋· 欧阳修《归田录》土膏微润。 ——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微笑默叹。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婉贞微叹。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微闻(隐约听到);微露(微微显露)
3.要没有,要不是but for; if it were not for。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名词
1.古单位名wei, measure unit。
2.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
忽,十微。微,十纤。 —— 《察微算经》
3.角度、弧度的单位,一秒的六十分之一。
4.秘密之事secret。
夫田子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 —— 《韩非子》
5.古诸侯国名Wei state。
6.殷代畿内之封地。
帝乙长子曰 微子启。 —— 《史记》
7.殷周时西南夷之国。
及庸、… 微、…人。 —— 《书·牧誓》
微
1wéiㄨㄟˊ详细解释
动
1.隐匿。
《说文解字•彳部》:“微,隐行也。”《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2.无、没。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3.非、不是。
《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吕氏春秋•离俗览•离俗》:“然而以理义斲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
形
1.精妙幽深。
《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
2.细小。
细微、具体而微。
3.卑贱。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聊斋志异•卷一○•臙脂》:“而又念其出身微,且日登公堂,为千人所窥指。”
人微言轻、出身寒微。
4.衰落。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彊。”
衰微。
5.少。
《礼记•祭义》:“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
6.昏暗不明。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副
1.暗中、秘密。
《汉书•卷四五•伍被传》:“淮南王阴有邪谋,被数微谏。”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䌸背刃,力上下得绝。”
微行。
2.伺探。
《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3.稍、略。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稍微、略微。
名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微虎。
微
2wēiㄨㄟ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微
wéiㄨㄟˊ详细解释
1.细;小;少。
细微、轻微、微风、具体而微。
2.衰落;衰弱。
式微、家道渐微。
3.(地位)低下;卑贱。
人微言轻、出身寒微。
4.精奥深妙。
微言大义。
5.(表示程度)轻;略。
微笑、微恙、微创手术、微感不适。
6.〈书〉无;非。
微斯人,吾谁与归(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书〉暗中;悄悄。
微行。
8.公制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
微米科技。
9.姓。
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370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315頁,第16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無非切,音薇。
《爾雅・釋詁》:幽微也。
《易・繫辭》:知微知彰。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例又,《廣韻》:微,妙也。
《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例又,《說文》:隱行也。
《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例又,《廣韻》:細也。
《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例又,《玉篇》:不明也。
《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例又,《韻會》:衰也。
《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
《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例又,《韻會》:賤也。
《書・舜典》:虞舜側微。
例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
《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例又,《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例又,殺也。
《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例又,伺察也。
《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例又,《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
《詩・小雅》:既微且尰。
例又,《韻會》:非也。
《詩・邶風》:微我無酒。
例又,《韻會》:無也。
《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例又,國名。
《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例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例又,紫微,太微,少微,𡘋星名。
《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例又,三微。
《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例又,姓。
《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又,微生,複姓。
《論語》:微生高。
注解
〔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微〕字拼音是wēi,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彳、𣁋、;、、儿、;、、几,五行属水。
〔微〕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彳( chì );𢼸( wēi )声。本义是隐秘地行走。
〔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ēi] ⑴ 小,细小⑵ 少;稍⑶ 衰落;低下⑷ 精深;精妙⑸ 隐约;不明⑹ 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⑺ 暗中察访⑻ 无,非:“~斯人,吾谁与归”。⑼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
微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無非切頁碼第56頁,第20字續丁孫
微
隱行也。从彳𣁋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尾希反頁碼第162頁,第6行,第2字述
隱行也。從彳𢼸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鍇注臣鍇曰:「隱於物而行也。曹植《洛神賦》曰:『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躊躇於山隅。』又《國語》曰:『晉公子駢脅,曹伯設微薄觀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無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03頁,第3字許惟賢第136頁,第2字
隱行也。
段注𢼸訓眇。微从彳,訓隱行。叚借通用微而𢼸不行。《邶風》。微我無酒。又假微爲非。
从彳。𢼸聲。
段注無非切。十五部。
《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段注《左傳》哀十六年文。杜曰:微,匿也與《釋詁》匿微也互訓。皆言隱,不言行。𢼸之叚借字也。此偁傳說叚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隱行也。微小之微當作𢼸。「夫微之顯」,微乃顯之反,不誤。
訓非者,假借。
隱行也,微行。微顯(「夫微之顯」,微乃顯之反義,故當用微)𢼸小。
微㬎,微行,𢼸小。
白话解释
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春秋传》上说:“白公的门徒将他的尸体隐匿在山上。”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攴、?聲。?()為「?」的初文,像人長髮飄揚的樣子;右旁從「攴」,攴為打擊,於此表示修剪整理。字形相合表示修剪整理頭髮。金文字形有的承襲甲文的結構,另外也有將「攴」省變為「又」,左旁又增「彳」形。戰國文字則據「」而作「」,形體略有省變。至篆文,則將頭上髮形改作斜筆的「山」形,並分歧成兩字:一字是從彳、?聲的「微」,另一字則是保持甲骨文不加彳的「?」。隸書則定為從彳、從攴,並改髮形為「山」,而「」形則變作「耳」或「月」。今日楷書則據篆文之形定作「微」。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微」。
微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09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62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3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77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1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49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3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084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77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4頁,第2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77頁,第1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8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605頁【補遺】第1637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191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63頁【崇文】第6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2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89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485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09頁,第2字 |
微字的翻译
- small, prefix micro-, trifling
- Kleinst-
- de peu de valeur, subtil, minuscule, minime, micro-, obscur, ne pas
微的字源字形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