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朗读

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
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
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
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元代周伯琦创作的《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

浙水东头佛舍连,
蒲庵上士坐忘年。
五云古衲层澜涌,
百宝浮图列宿躔。
床上贝书多译梵,
门前海舶直通燕。
比丘喜得阶兰秀,
应种菩提满法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教寺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赞美。诗人描述了佛舍连和蒲庵两个寺庙,以及寺庙内外的景物和活动。他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仰和喜悦,并寄予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浙水东头的佛舍连和蒲庵为背景,描绘了佛教寺庙的壮丽景象。"浙水东头佛舍连"表明佛舍连寺庙位于浙江东部的水边,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蒲庵上士坐忘年"描述了一个高级僧人坐在蒲庵中,超脱尘世的样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两句"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描绘了寺庙内的景物。"五云古衲"意味着寺庙中的僧侣,他们身着古老的衲衣。"层澜涌"形容衲衣的层次丰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百宝浮图"则描述了佛像和寺庙内的珍宝,它们似乎在空中漂浮,形成迷人的景观。"列宿躔"表示这些佛像排列有序,仿佛在星空中闪烁。

下两句"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描述了寺庙中的文化和交流。诗人说床上堆满了贝壳制成的书籍,里面记载着许多关于梵文的翻译。"门前海舶直通燕"意味着寺庙与外界有着广泛的交流,海船直接通向了北方的燕京(古代北京),寺庙成为文化和思想的交汇点。

最后两句"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的祝福和美好祈愿。"比丘"指的是出家的僧侣,"阶兰秀"表示他们喜悦地看到了台阶上的兰花盛开。"应种菩提满法田"意味着他们应该种植菩提之树,让佛法在世间广泛传播。

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佛教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壮丽景象、寺庙内外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修行者的祝福,展现了对佛教信仰的热爱和对修行道路的追求。整首诗意蕴含着对宁静、庄严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佛教的重视和推崇。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庄严的寺庙氛围。同时,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和祝福,展示了他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和对修行者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佛教寺庙及其修行者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传递了对宁静、智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读音参考

dá fù jiàn xīn zhǎng lǎo jiàn jì èr shǒu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

zhè shuǐ dōng tóu fú shě lián, pú ān shàng shì zuò wàng nián.
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
wǔ yún gǔ nà céng lán yǒng, bǎi bǎo fú tú liè sù chán.
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
chuáng shàng bèi shū duō yì fàn, mén qián hǎi bó zhí tōng yàn.
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
bǐ qiū xǐ de jiē lán xiù, yīng zhǒng pú tí mǎn fǎ tián.
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

周伯琦诗文推荐

阙里宣尼宅,儒林礼乐区。右文昭代盛,报德圣恩殊。天语颁中禁,星轺发上都。内廷香绕案,光禄酒浮壶。持节惭专对,于原慎载驱。秋阳稀稼穑,昼路足槐榆。历历由...

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飞龙在天今十祀,重译来庭无远迩。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西洼水。拂郎蕞尔不敢留,使行四载数万里。乘舆清暑滦河宫,宰臣奏进阊阖里。昂昂八尺阜且伟,首扬渴...

东坊尚平地,近岭昼生寒。拔地数千丈,凌空十八盘。飞泉鸣乱石,危磴护重关。俯视人寰隘,真疑长羽翰。

万幕悬崖下,高低疏复稠。罽墙联虎卫,幄殿耸龙楼。榆柳清长昼,槐松飒早秋。威容隆古昔,神武镇中州。

北口七十二,居庸第一关。峭厓屏列翠,急涧玉鸣环。佛阁腾云雾,人家结市闤。马前军吏候,使节几时还?

盘盘绝顶抚峥嵘,目尽天涯一掌平。海气腾空摇铁刹,山风卷雾净金城。鞲鹰秋健诸酋帐,苑马宵肥七校营。相顾依然情未已,携壶明日约同倾。

九载违离得远书,几更岁历斗旋枢。华星秋月超元白,峻岭重江限越吴。柏子树阴浮碧砌,莲花漏水响铜壶。老夫素有林泉癖,一曲何当乞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