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钱塘初夏

鹦鹉曲 钱塘初夏朗读

钱塘江上亲曾住。
司马*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鹦鹉曲 钱塘初夏译文及注释

《鹦鹉曲 钱塘初夏》是一首作者为冯子振的诗词,关于钱塘江的初夏景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钱塘江上亲曾住。
司马*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
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
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
是小小香魂断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钱塘江初夏的景色,通过诗人的感叹和联想,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

首句描述了诗人的亲人曾经居住在钱塘江附近,诗人对这个地方有一种亲切的情感。

第二句提到"司马",这里可以理解为指代古代的名士或文人,而不是普通的村民。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才不逊于那些受人尊敬的文人。

第三句以缕金衣为象征,描绘了时光的流逝。金衣是用金丝织成的华丽衣物,唱彻流年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繁华。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几阵纱窗梅雨,这是对初夏季节的描绘。纱窗是遮挡风雨的,梅雨是指梅花飘落的雨水,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纱窗后观察和感叹梅雨的美景。

第六句"梦回时不见犀梳"表达了诗人怀旧的情感。犀梳是古代妇女梳妆时常用的一种梳子,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久违的古老物品,诗人在回忆中无法再看到它,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变化。

最后两句描述了燕子衔春而去、人间月缺花残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离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小小香魂断处"可能指代春天的香气渐渐消散,暗示了人事已非。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钱塘江初夏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身诗才的自信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自我肯定。

鹦鹉曲 钱塘初夏读音参考

yīng wǔ qū qián táng chū xià
鹦鹉曲 钱塘初夏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qīn céng zhù.
钱塘江上亲曾住。
sī mǎ bú shì cūn fù.
司马*不是村父。
lǚ jīn yī chàng chè liú nián, jǐ zhèn shā chuāng méi yǔ.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mèng huí shí bú jiàn xī shū, yàn zi yòu xián chūn qù.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pián rén jiān yuè quē huā cán, shì xiǎo xiǎo xiāng hún duàn chù.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冯子振诗文推荐

紫门鸡犬山前住。笑语听伛背园父。辘轳边抱瓮浇畦,点点阳春膏雨。菜花间蝶也飞来,又趁暖风双去。杏梢红韭嫩泉香,是老瓦盆边饮处。

山林朝市都曾住。忠孝两字报君父。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去。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沙鸥滩鹭*依住。镇日坐钓叟纶父。趁斜阳晒网收竿,又是南风催雨。绿杨堤忘系孤桥,白浪打将船去。想明朝月落潮平,在掩映芦花浅处。

江湖难比山林住。种果父胜刺船父。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深处。

儿啼漂向波心住。舍得陆羽唤谁父。杜司空席上从容,点出茶瓯花雨。散蓬莱两腋清风,未便玉川仙去。待中泠一滴分时,看满注黄金鼎处。

赭肩腰斧登山住。耐得苦是采薪父。乱云升急澍飞来,拗青松遮风雨。记年时雪断溪桥,脱度前湾归去。买臣妻富贵休休,气焰到寒灰舞处。

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钱塘江上亲曾住。司马*不是村父。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