朁字概述
〔朁〕字拼音是cǎn,qián,jiàn
〔朁〕字仓颉码是MUA 五笔是AQAJ 四角号码是11601 郑码是HRRK
〔朁〕字的UNICODE是6701。 十进制为26369,UTF-32:00006701,UTF-8:E6 9C 81。
〔朁〕字的异体字是 僭
朁的笔顺
朁的意思
朁
1cǎnㄘㄢˇ基本解释
◎副词,表出乎意料;相当于乃,竟:“~不畏明。”
朁
2qiánㄑㄧㄢˊ基本解释
◎〔於~〕又作“於潛”,古县名,在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01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03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451頁,第3字
音《集韻》:七感切,音慘。
《說文》:曾也。
《詩》曰:朁不畏明。〔註〕徐鉉曰:今俗有昝字,蓋朁之譌。
〇〔按〕《詩・大雅》今作憯不畏明,與《說文》異。
例又,《玉篇》:朁,發語辭也。
音又,《集韻》:慈鹽切,音螹──於朁,縣名也。
〇〔按〕今作潜。
音又,《集韻》:子念切,音譖──與憯同,假也。
音又,《集韻》:參,古作朁。註詳厶部九畫。
注解
〔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曰部。
〔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ǎn、qián、ji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兓、曰。
〔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ǎn] ⑴ 副词,表出乎意料;相当于乃,竟:“~不畏明。”㈡ [qián] ⑴ 〔於~〕又作“於潛”,古县名,在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㈢ [jiàn] ⑴ 古同“僭”,虚假。
朁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七感切頁碼第149頁,第15字續丁孫
朁
異體朁
曾也。从曰兓聲。《詩》曰:「不畏明。」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有昝字,蓋之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此貪反頁碼第382頁,第2行,第1字述
曾也。從曰兓聲。《詩》曰:「不畏明。」
鍇注臣鍇曰:「不畏明,猶曽不畏明。又《論語》曰:『曽謂泰山。』亦同爲語助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七感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809頁,第1字許惟賢第360頁,第1字
曾也。
段注《釋言》、《大雅》傳,《小雅》箋同。八部曰:曾者,䛐之舒也。曾之言乃也。詳八部。
从曰:兓聲。
段注七感切。古音在七部。
詩曰:不畏朙。
段注《大雅》文。今民勞,《十月之交》、《爾雅》字皆作憯。憯之本義痛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曾。今作怎。
朁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97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95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0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96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5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68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7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68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79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19頁,第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94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4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046頁【補遺】第1674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30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05頁【崇文】第16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96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02頁,第3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1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82頁,第4字 |
朁字的翻译
- if, supposing, nevertheless
朁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宾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上博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