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chéngzhījià

连城之价

拼音 lián chéng zhī jià 怎么读

注音 ㄌㄧㄢˊ ㄔㄥˊ ㄓ ㄐㄧㄚˋ

繁体 連城之價

连城之价的意思

折叠展开

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价:价格。
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法作宾语;用于物品等。

例子《晋书·张载传》:“故和璧之在荆山,随珠之潜重川,非遇其人,焉有连城之价,照车之名乎!”

故事 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它。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它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连城之价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价值连城”。见“价值连城”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价值连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根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到一块玉璞,奉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为卞和骗他,于是砍去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上玉璞,结果玉璞仍然被鉴定为石头,卞和又被砍去右脚。到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在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哭得泪尽泣血,文王得知这件事,命玉工把玉璞剖开,得到一块宝玉,于是将它琢磨成璧,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璧被战国赵惠文王辗转得到,秦昭襄王闻知此事,就派使者送信给赵惠文王,表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换他的和氏璧。因为这十五座城区当是相连,所以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价值连城”,用来形容物品十分珍贵。

【书证】

  • 01.《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龙渊、太阿出昆吾之金,和氏之璧由井里之田;砻之以砥砺,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世之宝。”
  • 02.《晋书・卷五五・张载列传》:“故和璧之在荆山,随珠之潜重川,非遇其人,焉有连城之价、照车之名乎!”

连城之价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ián), 辵部,共7画

①. 相接。 如: 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lěi )牍。

②. 带,加上。 如: 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③. 就是,既使,甚至于。 如: 连我都不信。

④. 联合。 如: 外连东吴。

⑤.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 如: 连长。

⑥. 姓。

⑦.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⑧. 同“链”,铅矿。

读音(chéng), 土部,共9画

①. 围绕都市的高墙。 如: 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②. 都市。 如: 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jià,jiè,jie), 人部,共6画

㈠ 价 [ jià ]

①. 商品所值的钱数。 如: 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②.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 如: 价值。代价。

③. 化学名词。 如: “原子价”。

㈡ 价 [ jiè ]

①. 善。

②. 仆役的旧称。

③. 介绍。

㈢ 价 [ jie ]

①.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 如: 不价。

②. 副词性词尾。 如: 震天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