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iān ㄅㄧㄢ

U+97AD
汉语字典

9画

形声字

AFWQ 86 、 AFWR 98

TJOMK

EEKO

41546

7267

1762

97AD

[122125112321251134]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撇、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捺

鞭字概述

折叠展开

〔鞭〕字拼音是biān

〔鞭〕字仓颉码是TJOMK 五笔是AFWQ 86 、 AFWR 98 四角号码是41546 郑码是EEKO 中文电码是7267 区位码是1762

〔鞭〕字的UNICODE是97AD。 十进制为38829,UTF-32:000097ad,UTF-8:E9 9E AD。

〔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鞭〕字的异体字是

鞭的笔顺

折叠展开

鞭的意思

折叠展开

biānㄅㄧㄢ

基本解释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2.同本义 leather-thonged whip 泛指鞭子。

鞭,驱也。 —— 《说文》其左执鞭弭。 —— 《国语·晋语》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左传·宣公十五年》北市买长鞭。 —— 《乐府诗集·木兰诗》骏马不劳鞭。 —— 唐· 李白《赠友人》

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

3.竹根root of bamboo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 张蠙《新竹》

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

4.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pointer

教鞭

5.古代一种兵器 a kind of weapon

三棱鞭;钢鞭;九节鞭

动词

1.打马。泛指鞭打whip

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击石);鞭草(以鞭击草);鞭楚(用黄荆木条鞭打人)

2.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lash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 —— 《史记·伍子胥列传》

鞭尸(以鞭抽打尸体。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biānㄅㄧㄢ

详细解释

以鞭子抽打。

《说文解字•革部》:“鞭,殴也。”《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打、鞭尸。

1.一种皮制的长软器具,用来驱使牲口或打人。

马鞭、皮鞭、鞭长莫及。

2.一种古代的兵器。以铁打造,有节,无刀刃。

钢鞭、竹节鞭、三棱鞭。

3.成串的爆竹。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两挂千头百子旺鞭,放得震地价响。”

鞭炮。

4.指长条形类似鞭子的物品。

教鞭。

5.俗称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今宵洞房花烛夜,试看状元一条鞭。”

牛鞭、鹿鞭。

biānㄅㄧㄢ

详细解释

1.鞭子,驱赶牲畜的用具。

马鞭、皮鞭、鞭长莫及、快马加鞭。

2.用鞭子抽打。

鞭马、鞭尸、鞭笞。

3.〈书〉竹子的地下茎,细长有节。

竹鞭、鞭笋。

4.古代兵器,长条形,有节无刃。

钢鞭、九节鞭、竹节鞭。

5.成串的小爆竹。

鞭炮。

6.形状细长、像鞭子的东西。

教鞭。

7.指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

牛鞭、鹿鞭、三鞭酒。

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390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381頁,第30

古文: 𠓠

唐韻》、《集韻》、《韻會𡘋𤰞連切,音編。
說文》本作𩌻,驅也。
玉篇》:笞也。馬箠也。
書・舜典》:鞭作官𠛬。〔傳〕以鞭爲治官之𠛬
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
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
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吏執鞭度守門。
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注解

〔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鞭〕字拼音是bi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便,五行属

〔鞭〕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革,便声。本义是皮制的马鞭。

〔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iān] ⑴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⑵ 用鞭子抽打⑶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⑷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⑸ 编连成串的爆竹

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鞭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卑連切頁碼85頁,第14

𩌻

異體

𩌻驅也。从革𠊳聲。

𠓥

異體𠓠

𠓥古文𩌻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賓延反頁碼235頁,第4行,第2

𠓥驅也。從革便聲。

反切………頁碼235頁,第5行,第1

古文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卑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40頁,第1許惟賢198頁,第6

𠓥毆也。

段注毆各本作驅。淺人改也。今正。毆上仍當有所以二字。《尙書》。鞭作官㓝。《周禮・條狼氏》。掌執鞭而趨辟。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左傳》。誅屨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又公怒。鞭師曹三百。皆謂鞭所以毆人之物。以之毆人亦曰鞭。《經典》之鞭皆施於人。不謂施於馬。《曲禮》。乗路馬。載鞭策。《左傳》。左執鞭弭。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爲施馬之偁。非若今人竟謂以杖馬之物杖人也。葢馬箠曰策。所以擊馬曰箠。以箠擊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擊馬之箠用竹。毆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從竹,從革不同。自唐以下毆變爲𢿛。與驅同音。謂鞭爲捶馬之物。因改此毆爲驅。不知絕非字義。毆,捶擊物也。驅,馬馳也。

从革。𠊳聲。

段注卑連切。十四部。

古文鞭。

段注從亼攴。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驅也(以鞭驅也)毆也,皆通,段氏改從此。

作「驅也」亦可,可不必改。

白话解释

鞭,驱策马。字形采用“革”作边旁,“便”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鞭”。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鞭」字來源有二:甲骨文作「」,從又持策,像驅獸之鞭形。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後作「」,從攴、丙聲,為「鞭」之初文,隸定為「」,隸變作「更」。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金文作「」,為「」之省變,與古文「」形近,像以手執鞭之形,〈散盤〉作「」,上部稍訛,而〈匜〉作「」,從而增人旁,像以鞭抽人之背,隸變為「便」。而「便」作「安」之義,因轉注為從「革」、「便」聲之「鞭」字,保留其本義。戰國文字承初文「」之形作「」。段注本《說文》:「鞭,毆也。从革、便聲。」又「,古文鞭。」從革,表示鞭以皮韋製作;從便,表示音讀,兼表鞭策之義,本義是皮鞭。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9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239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89頁
4說文校箋第115頁,第25字
5說文考正第109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38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7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55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7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69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116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85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343頁【補遺】第16494頁
14通訓定聲第335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38頁【崇文】第949頁
16說文句讀第333頁
17說文新證第188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7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84頁,第4字
20古字釋要第295頁,第8字

鞭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2. Peitsche
  3. fouet (arme)​, cravache, flageller, fouetter, fustiger, baguette de chef d'orchestre

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鞭(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