茦
复制6画
AGMI 86 、 ASMB 98
TDB
EFLD
44902
8326
[122125234] 横、竖、竖、横、竖、横折钩、竖、撇、捺
茦字概述
〔茦〕字拼音是cì
〔茦〕字仓颉码是TDB 五笔是AGMI 86 、 ASMB 98 四角号码是44902 郑码是EFLD
〔茦〕字的UNICODE是8326。 十进制为33574,UTF-32:00008326,UTF-8:E8 8C A6。
茦的意思
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1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8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996頁,第6字
音《玉篇》:楚革切,音冊。
《說文》:莿也。
《爾雅・釋草》:茦,刺。〔註〕草刺針也,關西謂之刺,燕北朝鮮之閒曰茦。
音又,《集韻》:七賜切──同「莿」,草芒。
注解
〔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茦〕字拼音是c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朿。
〔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ì] ⑴ 草的芒刺。
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楚革切頁碼第21頁,第17字續丁孫
茦
莿也。从艸朿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測麥反頁碼第80頁,第3行,第2字述
莿也。從艸朿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即草木之莿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楚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24頁,第4字許惟賢第54頁,第2字
莿也。
段注茦刺見《釋艸》。刺不從艸。《方言》曰:凡艸木刺人。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策。或謂之壯。按木𦬆曰朿。艸𦬆曰茦。因木𦬆之字爲義與聲也。但許君上下文皆係艸名。不當泛釋凡艸之刺。或因上文葎艸有刺聯及之。或自有艸名茦。一名莿。與《方言・異義》。未可定也。
从艸。朿聲。
段注楚革切。古音在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茦、莿實一字。
茦、莿一字。
草之芒茦也。茦、莿實係一字。
茦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9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5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8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3頁,第2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3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3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8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8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頁,第1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34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607頁【補遺】第1622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57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0頁【崇文】第27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7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440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3頁,第7字 |
茦字的翻译
- thorns, prickles
茦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