芌字概述
〔芌〕字拼音是yù
〔芌〕字仓颉码是TMMS 五笔是AFNB 四角号码是44027 郑码是EBZ
〔芌〕字的UNICODE是828C。 十进制为33420,UTF-32:0000828c,UTF-8:E8 8A 8C。
芌的意思
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39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18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86頁,第10字
例《直音》同「芋」。
注解
〔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芌〕字拼音是y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亏。
〔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 ⑴ 古同“芋”。
芌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王遇切頁碼第17頁,第5字續丁孫
芌
異體芋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
鉉注徐鍇曰:「芌猶言𠮱。𠮱,驚辤,故曰駭人。」
附注段玉裁注:「《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為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云煦反頁碼第66頁,第5行,第1字述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從艸亐聲。
鍇注臣鍇曰:「芌猶言吁也。吁,驚詞,故曰:『駭人』。謂之芋芋狀如蹲鴟,故駭人。」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王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5頁,第1字許惟賢第41頁,第1字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
段注《口部》曰:吁,驚也。《毛傳》曰:訏,大也。凡于聲字多訓大。芋之爲物。葉大根實。二者皆堪駭人。故謂之芋。其字从艸于聲也《小雅》。君子攸芋。《毛傳》。芋,大也。謂居中以自光大。箋云:芋當作幠。
从艸。亏聲。
段注王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聲大即呼莒。
齊人呼為莒者,芋聲大,即為莒音。
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凡于聲字多訓大。齊人謂芋為莒者,芋聲侈即為莒音。
字形解说
始見於戰國金文和楚竹簡,但都與植物專名無涉。作為「芋頭」的用意,始於篆文。字從艸、亏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芌也。从艸、亏聲。」段注:「凡于聲字多訓大。」楷書字形因承篆文,但從于部件的寫法稍有不同。
芋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1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1頁,第10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頁,第1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3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77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5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2頁,第1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9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478頁【補遺】第1620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67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2頁【崇文】第20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0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9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390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4頁,第5字 |
芌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