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ēng ㄕㄥ

U+8072
汉语字典

11画

FNMB 86 、 FNWB 98

GESJ

BXQC

47401

8072

[12152133554122111] 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横、竖、竖、横、横、横

聲字概述

折叠展开

〔聲〕字拼音是shēng

〔聲〕字仓颉码是GESJ 五笔是FNMB 86 、 FNWB 98 四角号码是47401 郑码是BXQC

〔聲〕字的UNICODE是8072。 十进制为32882,UTF-32:00008072,UTF-8:E8 81 B2。

〔聲〕字的异体字是

聲的笔顺

折叠展开

聲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ēngㄕㄥ

基本解释

见“”。

详细解释

1.因物体撞击或摩擦所产生,能引起听觉的音波。

笑声、雷声。

2.音乐。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汉•郑玄•注:“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亦犹见也。”

声色之美。

3.言语。

《史记•卷八○•乐毅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4.名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政声、名声大振。

5.音信、音讯。

《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6.量词。计算发声次数的单位。

大叫一声、三声无奈。

7.参见“声母”条。

8.声调,汉字字音的高低长短。如中古音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

宣布、张扬。

《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shēngㄕㄥ

详细解释

1.声音。

声响、风声、脚步声、人声鼎沸。

2.发出声音。

不声不响、声东击西。

3.音讯;消息。

销声匿迹、无声无息。

4.宣布;发言。

声明、声援。

5.名誉;由个人外在行为表现所得到的评价或观感。

声誉、声望、名声。

6.声母。汉字字音可分为声母、韵母及声调三个部分,如“”音“ㄕㄥ sheng”,“ㄕ sh”是它的声母。

双声叠韵、声韵配合。

7.声调。汉字发音时的高低起伏,如现今注音符号有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与轻声。

声调、平声、四声、去声。

8.量词。用于计算声音的次数。

发出一声大吼。

9.姓。

shēngㄕㄥ

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4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69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935頁,第7

古文: 殸

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𡘋聖平聲。
說文》:音也。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
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
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又,聲敎。
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
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又,聲譽。
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又,宣也。
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又,《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
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又,姓。

又,《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注解

〔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聲〕字拼音是sh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殸、耳

〔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ēng] ⑴ 见“声”。

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盈切頁碼399頁,第11

聲音也。从耳殸聲。殸,籒文磬。

附注徐鍇繫傳:「八音之中,惟石之聲為精詣,入於耳也深……故於文耳殸為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殸耳,會以耳聞殸(磬)聲之意;从口,口亦發聲器官。」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識征反頁碼960頁,第2行,第1

聲音也。從耳殸聲。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366頁,第3許惟賢1028頁,第8

聲音也。

段注音下曰:聲也。二篆爲轉注。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曰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記》曰: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从耳。殸聲。

段注書盈切。十一部。

殸,籒文磬。

段注見《石部》。

白话解释

声,音响。字形采用“耳”作边旁,“殸”作声旁。“殸”,籒文写作“磬”。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耳、從口,殸聲。從耳,表示聽聞聲音;從口,指發出聲音;殸聲,聲兼義,表示以手持槌擊殸,使其發出聲音。戰國文字字形作「從耳、殸聲」,省去口字。篆文、隸書、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7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00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756頁
4說文校箋第522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72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731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92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85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1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3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501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415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684頁【補遺】第17777頁
14通訓定聲第344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038頁【崇文】第4149頁
16說文句讀第1703頁
17說文新證第84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8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01頁,第3字

聲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2. Ton, Stimme (Mus)​, Laut
  3. son, bruit, voix, ton

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聲(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聲(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聲(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聲(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聲(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聲(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聲(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聲(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