粂字概述
〔粂〕字拼音是zhāi
〔粂〕字仓颉码是NOFD 五笔是QYOU 四角号码是27904 郑码是RSUF
〔粂〕字的UNICODE是7C82。 十进制为31874,UTF-32:00007c82,UTF-8:E7 B2 82。
〔粂〕字的异体字是 齋
粂的意思
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齊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6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1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4頁,第5字
音《廣韻》:側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𡘋債平聲。
《正韻》:潔也、莊也、恭也。
《廣雅》:齋,敬也。
《禮・祭統》:齋之爲言齊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齋戒。〔註〕洗心曰齋。
例又,《後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例又,燕居之室曰齋。
音又,《集韻》、《正韻》𡘋津私切,音貲。
《孟子》:齋疏之服。〔趙岐註〕卽齋縗也,音資。
例又,《易・履卦》得其資斧,子夏《傳》作齊斧,虞喜《志林》云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音又,叶眞而切,音支。
《後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按〕《說文》示齊爲齋。示,明也、祗也;齊者,萬物之潔齊也。
《洪武正韻》云古單作齊,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注解
〔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齊部。
〔齋〕字拼音是zhā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齊、小。
〔齋〕字造字法是形聲。從示,斎齊省聲。本义是齋戒,舊指祭祀前整潔身心。
〔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āi] ⑴ 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前清心寡欲,凈身潔食,以示莊敬。《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易•繫辭上》:“聖人以此齋戒。⑵ 莊重;恭敬。《廣韻•皆韻》:“齋,莊也,敬也。”⑶ 齋宮的簡稱。《國語•周語上》:“王即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⑷ 房舍;屋子。《晋書•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内。”⑸ 書房;學舍。《宋史•選舉志三》:“太學置八十齋,齋各五楹,容三十人。”⑹ 用於商店的名稱。學秋氏《續都門竹枝詞》:“玉銘齋中也充濶,餛飩湯似舊時清。醋魚本是專門菜,雅座於今非蓆棚。”⑺ 專指僧道或其信徒誦經拜懺、禱祀求福等活動。《後漢書•楚王英傳》:“楚王誦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絜齋三月,與神為誓。”⑻ 佛教的進餐用語。小乘禁過午食,以午前、午中進食為齋;大乘禁肉食,以素食為齋。後人據大乘別意,以素食為齋。北周釋道宣《叙任通林辨周武帝除佛法詔》:“頭陀蔬食,至好長齋。”⑼ 布施。施捨飯食給僧、道或窮苦人。如:齋主;齋僧等。《舊唐書•德宗紀下》:“(貞元十三年)右神策中尉霍僊鳴病,賜馬十匹,令於赭寺齋僧。”⑽ 通“𪗋”。喪服。《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喪,齋疏之服,飦粥之食。”
粂字的翻译
- su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