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ān ㄗㄢ

U+7C2A
汉语字典

14画

形声字

TAQJ

HMUA

MHRK

88601

4681

8402

7C2A

[314314153515352511] 撇、横、点、撇、横、点、横、撇折、撇、竖提、横、撇折、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簪字概述

折叠展开

〔簪〕字拼音是zān

〔簪〕字仓颉码是HMUA 五笔是TAQJ 四角号码是88601 郑码是MHRK 中文电码是4681 区位码是8402

〔簪〕字的UNICODE是7C2A。 十进制为31786,UTF-32:00007c2a,UTF-8:E7 B0 AA。

〔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簪〕字的异体字是

簪的笔顺

折叠展开

簪的意思

折叠展开

zānㄗㄢ

基本解释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子。金~。玉~。~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绅。

插,戴。~戴。~菊。~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竹,賛( zǎn )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同本义hairpin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 —— 《韩非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杜甫《春望》

簪冕(冠簪与冕服);簪绂(簪,冠簪;绂,丝制的帽带);簪裾(古时显贵所穿着的服饰);簪缨缙绅(比喻仕宦之人)

动词

1.插戴在头上wear in one' s hair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 河立待良久。 —— 《史记·滑稽列传》乃簪一花。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簪朵(犹簪花,戴花);簪挂(簪花挂彩);簪星曳月(形容佩带光彩耀眼);簪冠(插簪于冠);簪花(戴花);簪菊(古人习俗,于重阳节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

2.连缀stitch meet

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 —— 《仪礼·士丧礼》

簪合(折簪重合。指女子丧夫后再遇意中人而结为夫妇);簪蒿席草(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

1zānㄗㄢ

详细解释

古人用来绾发或固定头冠的头饰。 如:“头簪”。

《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唐•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插、戴。

唐•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并辑蛟龙书,同簪凤皇笔。”宋•苏轼〈答陈述古〉诗二首之一:“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2.连缀。

《仪礼•士丧礼》:“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汉•郑玄•注:“簪,连也。”

2zēnㄗㄣ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zānㄗㄢ

详细解释

1.用来固定发髻或头冠的长针。

发簪、木簪、头簪。

2.插;戴。

簪笔、她头上簪了朵花。

簪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00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861頁,第2

古文: 兂 、 𥯓

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𡘋音㻸──首筓也。
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𣏽也,因形名之也。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𡘋鐕──義同。

又,疾也。
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註〕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求也。

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
》朋盍簪,王肅讀。

又,徂官切。
》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𥸢、篸。

注解

〔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簪〕字拼音是zān,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朁,五行属

〔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賛( zǎn )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是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ān] ⑴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⑵ 插,戴

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hoo星座易学网整理。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簪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
  2. Haarnadel (S)

簪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簪(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簪(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