偝字概述
〔偝〕字拼音是bèi
〔偝〕字仓颉码是OLPB 五笔是WUXE 四角号码是22227 郑码是NTRQ
〔偝〕字的UNICODE是505D。 十进制为20573,UTF-32:0000505d,UTF-8:E5 81 9D。
〔偝〕字的异体字是 背
偝的意思
偝
bèiㄅㄟˋ基本解释
①同“背”。背对着。《廣韻•隊韻》:“偝,向偝。”《類篇•人部》:“偝,不正鄉。”
②同“背”。违背;背弃。《集韻•隊韻》:“背,違也。或从人。”
③裱糊。宋曾慥《類説》卷四十五引《清夜遊西園圖》:“貞觀中褚河南裝偝。”
详细解释
动词
1.背向着back to。
偝,向偝。 —— 《广韵》毋偝立。 —— 《礼记·投壶》
偝立(背向站立)
2.背弃;违反abandon。
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 —— 《礼记·坊记》
偝
bèiㄅㄟˋ详细解释
动
◎离弃、抛弃。
《集韵•去声•队韵》:“偝,违也。”《礼记•坊记》:“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
副
◎背向。
《礼记•投壶》:“毋偝立,毋逾言。”汉•郑玄•注:“偝者,不正乡前也。”
偝
bèiㄅㄟˋ详细解释
1.〈书〉背弃;离弃。
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礼记‧坊记》)。
2.〈书〉背向著。
毋偝立,毋逾言(《礼记‧投壶》)。
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5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35頁,第29字
音《廣韻》、《集韻》𡘋蒲昧切,音佩──棄也。
《禮・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
例又,《禮・投壷》:毋偝立。〔註〕偝立,不正鄕前也。
例又,《荀子・非相篇》:鄕則不若,偝則謾之。或作倍,亦作背。
注解
〔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偝〕字拼音是b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背,五行属水。
〔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èi] ⑴ 同“背”。背对着。《廣韻•隊韻》:“偝,向偝。”《類篇•人部》:“偝,不正鄉。”⑵ 同“背”。违背;背弃。《集韻•隊韻》:“背,違也。或从人。”⑶ 裱糊。宋曾慥《類説》卷四十五引《清夜遊西園圖》:“貞觀中褚河南裝偝。”
偝字的翻译
- not facing; desert
- missachten, nicht gehorchen
- se tenir dos-à-dos, désobéir
偝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