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
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ㄤˊ ㄋㄨˇ ㄓ ㄇㄛˋ
繁体: 強弩之末
强弩之末的意思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
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至于军阀,那是强弩之末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正音:“之”,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谜语: 弓 (谜底:强弩之末)
故事: 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经常侵扰西汉,大臣王恢认为匈奴人不守信义,只有把他们彻底打垮才能保证边境的安宁。御史大夫韩安国认为汉军已经是长途跋涉,千里远征就像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一样,汉武帝采纳他的意见同意匈奴的求和。
强弩之末的详细解释
【释义】
“强弩之末”之“强”,典源作“彊”。“彊”同“强”。强劲弓弩所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语本《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
【典源】
#《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1]弩之极,矢不能穿[2];[3]之末,力不能[4]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参考
另可参考:《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
【典故】
据《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载:在中国汉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时时侵扰边境,一直是朝廷最为担忧的强大外患。西汉武帝时,匈奴派人到汉朝来议和,朝中大臣王恢因为曾多次在边境为官,深知匈奴的反复无常,所以反对议和,主张用兵。而当时朝中另一大臣韩安国却赞成议和,他认为汉朝军队若要讨伐匈奴,必须长途跋涉,一旦经过长距离的远征,无论是多么威武勇猛的军队,必定已是人困马乏。就像是从强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尽头就毫无力道,连极为细薄的绢丝都无法穿透;也像是强劲的风势到结尾时,连一根羽毛都无法吹动。若以如此军力去对抗以逸待劳的匈奴,没有任何胜算。朝中其他大臣听了韩安国的一番论述,都纷纷附和,于是汉武帝便与匈奴结下了友好之盟。后来“强弩之末”这句成语,就从《史记》文中“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
【书证】
- 01.《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 02.《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上流既旁溃,又岐下流而分之,其趋云梯入海口者,譬犹强弩之末耳。”
- 03.《歧路灯》第一○二回:“这士子们详答互问,有后劲加于前茅者,也就有强弩之末聊以完局者。”
-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自从前两年开了这个山西赈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我看不到几时,就要停止的了。”
【用法】
语义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
类别用在“气势衰竭”的表述上。
例句
①敌人气势衰竭,看来已是强弩之末,我军胜利在望。
②经过数日的对抗,双方都已是强弩之末,兵疲马困了。
③参加长跑的选手若是起跑时用力太甚,半途就会像强弩之末,气力衰竭。
④对方经过长途行军,纵有再精壮的武力,恐也是强弩之末,威胁大减了。
⑤为了避免临场时陷入强弩之末的窘境,所有选手都须进行超耐力训练。
⑥因为前半场耗损体力太多,我队后半场呈现强弩之末的疲态,欲振乏力了。
⑦还好子弹经过反弹,距离又远,射在身上时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我只是受点轻伤。
【辨识】
形音弩,音nǔ。用机械力量发射的硬弓。不可写作“努”。
强弩之末的翻译
- an arrow at the end of its flight
- 強弩(きょうど)の末(す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