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倚马可待

拼音 yǐ mǎ kě dài 怎么读

注音 ㄧˇ ㄇㄚˇ ㄎㄜˇ ㄉㄞˋ

繁体 倚馬可待

倚马可待的意思

折叠展开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韩宗书》:“纵之以清淡,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例子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故事 东晋豫州刺史谢尚发现袁虎文才很好,就把他推荐给大司马桓温。桓温让他负责府内文书起草工作。袁尚作《东征赋》赞扬东晋许多名士。他跟随桓温北伐前燕,在前线,桓温让他写讨伐檄文,他靠在马背上很快就写完一篇得体的檄文。

倚马可待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东晋桓温领兵北伐,命令袁虎依靠在马前草拟一篇告示,袁虎不一会儿即写满七张纸,而且文情并茂。#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倚马可待”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典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1]

[2]北征,[3]时从,被责免官。[4][5],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6][7]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闲得利。”

注解

[1]典故或见于《魏志》。

[2]桓宣武:桓温(公元312—373),字元子,东晋龙亢(今安徽省壤远县西北)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废帝,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未果而卒。谥宣武侯。

[3]袁虎:袁宏(公元328—376),字彦伯,东晋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为桓温记室,太元初,官东阳太守。有《后汉纪》、《竹林名士传》等。

[4]会须:恰逢需要。

[5]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书,可用于上书、告示、征讨檄文、军队捷报等。

[6]辍笔:停笔。辍,音 chuò

[7]俄:须臾、片刻,音é

参考

《魏志》(据《雕玉集・卷一二・聪慧》引)

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时陈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时韩遂据陇,集众起谋。曹操时因出行,使瑜马上作书,欲与韩遂,瑜马上具草,顿笔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笔欲改之,卒无下笔之处也。

另可参考:《典略》(据《艺文类聚・卷五八・杂文部四・书》引)

【典故】

东晋时的袁虎颇富文才。晋废帝太和四年,大将军桓温领兵北伐鲜卑,急须草拟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随行的袁虎倚在战马前立即起草。不一会儿,袁虎就写满了七张纸,而且写得文情并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记有此事。后来这故事被浓缩成“倚马可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其实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经担任曹操的的书记官。《魏志》载汉献帝建安七年,韩遂在陇地一带作乱,曹操准备带兵征讨,大军出发之际,他突然觉得应该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敌营,于是将这项任务交给阮瑀。阮瑀骑在马上,只花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过写好的文稿,拿起笔想要修改,但看来看去却找不出下笔之处。

【书证】

  • 01.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 02.宋・欧阳澈〈送吴教授〉诗:“万言倚马亦可待?睥睨谪仙当并驰。”
  • 03.《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八岁即能属文,十岁便娴诗律,下笔数千言,倚马可待。”
  • 04.《醉醒石》第六回:“(李微)少年博学,诗词书翰,无有不工。真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 05.《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公子此时,一团兴致,觉得这事,倚马可待;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

【用法】

语义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褒义。

类别用在“文思敏捷”的表述上。

例句

要有倚马可待的文才,不能只靠天分,必须累积大量的知识与见闻。

他的学养本佳,原有倚马可待之才,今天让他即席演讲,满座风生,果然精采绝伦。

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他有洞察世情的锐利眼光与倚马可待的才思,多年来每天都在报上发表社论,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倚马可待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ǐ), 人部,共10画

①. 靠着,~靠。~赖。~傍。~托。~重。

②. 仗恃。 如: 倚势。倚恃。倚仗。

③. 偏,歪。 如: 不偏不倚。

④. 随着,和着。 如: “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①.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 大。 如: 马蜂。马勺。

③. 姓。

读音(kě,kè), 口部,共5画

㈠ 可 [ kě ]

①.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②.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③.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④.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⑤.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⑥.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⑦.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⑧.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⑨.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⑩.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⑪. 姓。

㈡ 可 [ kè ]

①.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dài,dāi), 彳部,共9画

㈠ 待 [ dài ]

①. 等,等候。 如: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②.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如: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③.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如: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㈡ 待 [ dāi ]

①. 停留,逗留,迟延。 如: 你待一会儿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