蠪
复制16画
UEGJ
YPLMI
SII
01136
882A
[4143125111515111251214] 点、横、点、撇、横、竖、横折钩、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竖弯钩、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点
蠪字概述
〔蠪〕字拼音是lóng
〔蠪〕字仓颉码是YPLMI 五笔是UEGJ 四角号码是01136 郑码是SII
〔蠪〕字的UNICODE是882A。 十进制为34858,UTF-32:0000882a,UTF-8:E8 A0 AA。
蠪的意思
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37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2頁,第3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77頁,第27字
音《唐韻》:盧紅切;《集韻》:盧東切,𡘋音聾。
《爾雅・釋蟲》:蠪,虰螘,〔註〕赤駁蚍蜉也。
例又,蠪蛭,獸名。
《山海經》:鳧麗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蛭,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例又,蚗蠪。
《史記・龜筴傳》: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蚗蠪伏之。
例又,鮭蠪,神名。
《莊子・達生篇》: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註〕鮭蠪,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例又,蠪蜂。
《本草》:生肇慶府,附橄欖樹,有手足,與木葉無異,鳴則自呼。
音又,《集韻》:力鐘切,音龍──義同。一曰竹蟻。
注解
〔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蠪〕字拼音是ló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龍、虫。
〔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óng] ⑴ 〔鲑( guī )~〕古代传说中的神名,如“东北方之下者,倍阿~~跃之。”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大蚂蚁。
蠪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盧紅切頁碼第442頁,第28字續丁孫
蠪
丁螘也。从虫龍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盧紅切頁碼第1046頁,第1行,第2字述
丁螘也。從虫龍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盧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662頁,第3字許惟賢第1158頁,第6字
蠪丁,螘也。
段注按此當於蠪丁爲逗。各本刪蠪字者,非也。讀《爾雅》者以丁螘爲句。亦非。蠪丁,螘之一名耳。《爾雅》丁作朾。
从虫。龍聲。
段注盧紅切。九部。
蠪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75頁,第1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27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3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88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26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45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6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538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02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9頁,第2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64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64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907頁【補遺】第1794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57頁【崇文】第462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22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34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24頁,第7字 |
蠪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汗简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